泰安唐訾心理咨询中心 张勇:真诚是心理咨询最有效的“营销”!
许多业内同仁问我:你们机构的个案转化率是如何保持行业领先的?其实答案不在营销技巧,而在于心理咨询从业者最应有的品质—真诚!
在心理咨询领域,真实沟通反而能建立深层信任。从业十余年,我们的回流客户中90%都曾间隔1-2年回流,也就是今天给我们签约的客户,几乎90%的都是1年前或2年前给我有过一面之缘的客户!
特别在青少年咨询领域,面对家长“立即复学”的急切诉求,我们始终坚持专业判断:告知心理康复需要系统的干预周期,是一个漫长的过程。虽然75%的家长初次咨询后选择离开,没有给我们签约进行咨询,但经历社会其它机构的试错后,85%的家长会在12-24个月内主动回归我们的咨询,此时的家长在试错的过程中突然发现,只有你在给他讲真话,信任感自然就建立了,当然也就回来脚踏实地的带孩子进行心理调整了。
这个现象背后是“专业伦理”与“市场规律”的辩证统一:
1. 心理咨询师一定要敢于呈现真实预后评估,避免虚假承诺。
来访者也要建立一种认知:能满足你期待的,只有骗子!心理问题一旦发展到影响社会功能的阶段,绝非一朝一夕可以疗愈,只有骗子,为了赚取你的咨询费,才会满足你所有的期待,告诉你诸多成功的案例,实际上,当你陷进去才会发现上当,期待成空,你也无可奈何。
2. 建立正确的咨询导向框架
这个框架一定要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,绝非一个承诺那么简单,因为事实是:没有任何灵丹妙药可以快速的让一个心理问题消失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心理问题的消除,比养成还要艰难,它的弱化需要一个过程,如果个体处在比较理想化的环境之下的话,这个过程至少也需要1—3年,如果生存环境对个体影响比较大,个体可能终身不愈!
3. 用专业操守构筑行业护城河,心理咨询是一个良心活
来访者本身被心理问题困扰,就是一种不幸,如果作为咨询师,为了赚取那点咨询费,丧失专业操守,违心的进行虚假承诺,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!只有如实告知,可以接受现实的个体,好起来的概率非常高,凡是对现实抱有幻想,一直陷入固化思维中的个体,好起来的概率几乎为零。特别是对一些正在成长中的孩子,身边的养育者更是关键!
典型案例中,曾有位初中生家长来我们这咨询1小时后,辗转10几家机构,耗时18个月,花费了尽12多万元的咨询费,最终又回到我们这里,她说:“当初您告诉我这种病,很难快速疗愈,至少需要1—3年,我们觉得太久。现在才明白,绕过的弯路都是要加倍偿还的。一年多过去了,孩子真是如您所说的那样,一直在家躺平摆烂,这1年多,我们跑过10几家机构,换过10几个心理医生,后来才发现,只有您这告诉我的全是真心话。”但是真心话,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愿意去听的,当孩子异常时,几乎90%的父母不愿意听真心话,反感真心话,只有仅少部分觉察力强的父母,才可以接纳这种真心话。
心理咨询的本质是建立深度信任关系,这份信任的建立需要:
1. 直面问题的勇气
无论是来访者,还是咨询师,一定要具有直面问题的勇气,不要回避问题,更不要否认问题,心理问题一旦产生,影响社会功能,它就是个问题,不要自欺欺人的认为这不是问题,只是一个心结,心结打开就好了。
2. 超越商业利益的职业操守
作为心理咨询师,他想赚你的钱太容易了,我只需要研究你的期待即可,绕开你不愿意接纳的影子,让你感觉到“被认同”的快感,你肯定找他做咨询的呀,但是,这有何意义呢?你钱一交,最后发现,不是你想要的结果,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?你是不是又要开启你的猜疑之门,又开始寻找新的出路,陷入一种死循环。
3.对行业规则的敬畏之心
心理咨询有它存在及运转的规则,我们需要遵守这种规则,比如咨询师拒绝给熟人做咨询,心理咨询需按小时计费等,心理咨询需提前预约,严格遵守预约的来访时间及咨询时长等,这些都需要我们双方严格去执行。切勿认为,一个免费为你做咨询的,就是一个好的咨询师,一个可以允许你迟到,允许你超时的咨询师就是一个好的咨询师,一个专业的咨询师,是会严格遵守咨询的规则的。
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,真诚或许是最反直觉却最有效的“营销策略”。当从业者守住专业底线,时间自会筛选出真正需要帮助的来访者,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发展生态。
免责声明:本站贴文图片内容由心理学爱好者自行在本平台发布,本站仅提供帖文、图片储存空间服务,帖文(图片)上传者应自行承担负责上传贴文(图片)涉及的法律责任,本网站对贴文真实性、著作权等概不负责,也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,对于本站心理学爱好者上传的贴文,图片保留未经通知至发文本人而立即删除的权利!如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站所保存的帖文(图片)内容可能涉及到侵犯其合法权益,应该及时向本站进行反馈,提供身份证明、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,本站收到上述文件后,将尽快删除被侵权内容。
下一条:泰安唐訾心理咨询张勇:针对1、2年级孩子来访共性问题的心理疏导